2022年,医院科技影响力进一步上升,学术成果丰硕,连续12年入选中国医院排行榜全国百强,2021年全国综合排名75位,华东地区第15位,安徽省第一,其中科研学术排名全国第45位,较去年上升5位;中国医院科技量值排名全国第61位,创5年来新高,30个学科进入全国百强,19个学科居安徽省第一,综合实力稳居安徽省首位。
生殖医学入围全国专科综合排名前十强,稳居全国第一方阵。在全国专科声誉排行中,皮肤性病科、传染感染科以及泌尿外科分别位列全国第15名、19名和23名。
在华东区域医院专科声誉排行中,泌尿外科、生殖医学位列第4,皮肤科位列第5,传染感染科位列第6,妇产科、核医学科位列第8,烧伤科、眼科位列第9,放射科、耳鼻喉科、全科医学科位列第10。共31个学科进入华东区域排行榜提名,为安徽省内专科获得提名最多的医院,其中22个学科位列省内第一。
医院全年共获批国家级项目50项,其中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6项(杰出青年基金1项、重大研究计划项目1项、联合基金1项、中德合作交流项目1项、面上项目21项、青年基金21项)、国家科技部科技创新2030-“脑科学与类脑研究”重大项目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子课题3项。实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的历史性零的突破,国家科技部科技创新2030-“脑科学与类脑研究”重大项目的获批,实现了医院创新研究“国家队”的“零突破”。获批其它各级各类科研项目359项。发表高水平论文数894篇,其中影响因子大于5分的431篇。
烧伤科、血液内科成功获批省级重点专科。截至目前,我院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项目达10项,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数达30项。获批安徽省数字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工程研究中心,呼吸道疾病研究与医学转化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完成建设期满验收考核(考核结果优秀)。4项科研成果完成科技转移转化。
2022年国家级课题立项清单
许 玲 串联化学级联反应制备内部位点修饰的中大型蛋白
秦新娅 下丘脑室旁核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神经元调控奖赏偏好行为的机制研究
朱峰宇 抑制铁死亡保护雌性化疗小鼠生育力的机制研究
丁圣刚 肺靶向纳米药物的构建及重症肺炎链球菌肺炎的精准治疗
李家斌 肠道菌群代谢产物丁酸通过HIF-1α/IFNAR1活化NK细胞在肺炎克雷伯菌肺炎中的免疫保护机制
王 华 肝损伤炎症与修复
崔娟娟 口腔牙龈卟啉单胞菌通过外泌体调控肝巨噬细胞极化并调控TLR4-NF-κB轴加重酒精性肝损伤
李小雷 生长分化因子15调控髓系细胞功能改善酒精性肝病的作用机制研究
孔德润 MAIT细胞通过肠道菌群诱导中性粒细胞老化:酒精性肝病进展的新机制
李新颖 髓系细胞STAT3通过抑制MAIT17细胞分化保护脓毒症肝损伤
代汉仁 CAR修饰巨噬细胞靶向杀伤肝星状细胞治疗肝纤维化
陈立建 Gas6/AXL负性调控NLRP3炎症小体介导肝脏巨噬细胞重塑对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及机制研究
李关健 基于丁酸调节BDNF-TrkB通路影响5-HT再摄取探究肠道微生物在女性性欲减退障碍中的保护作用
薛汝峰 RhoA-ROCK-Drp1信号通路促进线粒体断裂在肥胖引起人卵巢颗粒细胞凋亡中的机制研究
刘雅静 中枢源性5-HT缺失通过调控线粒体稳态影响卵巢功能的分子机制研究
郭 瑞 单链DNA结合蛋白RPA1在卵母细胞发育及DNA损伤修复过程中的作用与机制研究
尹宗智 妊娠子宫静息状态维持中无氧糖代谢/乳酸生成参与舒缩自适应调控的机制研究
王 伟 IGFBP6通过泛素化降解Myh9导致脂质代谢紊乱参与急性肾损伤的功能及机制研究
姜 玲 m6A甲基化调控的circACSL4通过翻译ACSL4-101aa促进糖尿病肾病足细胞铁死亡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吴永贵 RNA去甲基化酶Fto介导NPAS2的m6A修饰调控糖尿病肾病巨噬细胞糖代谢重编程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王 盈 基于α-Klotho调控的FGF23/FGFR4信号通路参与终末期肾病患者心肌损伤的机制研究
孟佳林 高脂饮食通过DJ-1/STAT3轴促进Th17细胞分化加重CNP的机制研究
杨 诚 ITE/AhR抑制HMGB1/NF-κB通路抑制巨噬细胞M1极化缓解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郑 双 维生素D通过上调ITM2B表达抑制滑膜树突状细胞成熟改善OA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申才良 基于PACS-2介导内质网—线粒体交互作用探讨酸性微环境下椎间盘内源性修复失效的作用机制
唐松涛 LncRNA-TUG1/miRNA-221-3p调节皮肤成纤维细胞功能在糖尿病创面难愈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李宗伟 肥胖驱动的“乙酸代谢-IRF4信号正反馈环路”促进多发性骨髓瘤抵抗葡萄糖代谢应激的机制研究
张继千 靶向TREM2的氧化石墨烯-氧化铁纳米药物在防治POCD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王 宇 内侧前额叶皮层-下丘脑室旁核CRH神经元环路调节心理应激反应的神经机制
刘晨风 β-catenin缺失介导T细胞分化异常在系统性红斑狼疮中的机制研究
蔡新颖 HLA-DRB1基因及其甲基化水平与中国汉族人群特应性皮炎相关性和作用机制研究
周伏圣 转录因子FRA1通过EIME和Th1-Th17/Treg失衡调控银屑病的机制研究
茆 翔 CYLD通过RIP1/RIP3/MLKL信号通路介导程序性坏死在慢性创伤性颅脑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李 洋 KLF5介导膀胱癌免疫治疗耐受及复发的机制研究
徐凌凡 抑制谷氨酰胺的碳代谢和氮代谢通路增强去势抵抗型前列腺癌疗效的机制研究
宋宁宁 新型LyP-1分子探针检测和治疗三阴性乳腺癌舒尼替尼获得性耐药的研究
张 力 肽修饰ZnMn-LDH促进突变P53及AR降解联合STING通路激活靶向治疗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的效应与机制研究
苏 涌 黄芪甲苷通过抑制TRPC6/Ca2+信号介导的代谢重编程治疗糖尿病肾病肾小球纤维化的机制研究
朱耀东 基于胃类器官损伤新模型的建立探讨中药南蛇藤通过FOXO4抑制有氧糖酵解调控胃Lgr5+干细胞分化逆转胃癌前病变的作用及机制
李亚胜 新型苯基呋喃类P-gp抑制剂-叶酸缀合物的设计合成及靶向逆转乳腺癌多药耐药活性研究
曹 曦 多功能脂质囊泡调控巨噬细胞极化用于治疗伴胰岛素抵抗的肥胖症研究
张贤政 HIF-1α通过调控糖酵解途径促进类风湿关节炎滑膜组织中IL-1β修饰NETs的形成
曹云霞 微管相关蛋白MAP7D2基因突变导致少弱畸精子症的分子机制研究
曹云霞 子宫内膜异位症:免疫学发病机制研究
李 洋 单细胞分辨率多组学分析膀胱癌化疗耐受机制的研究
郑美娟 COVID-19患者淋巴细胞减少及其线粒体失调机制
武 宁 动物模型免疫学分析研究
申才良 面向退行性脊柱疾病的骨科机器人远程诊疗应用示范与评价
曹云霞 卵子冻融损伤机理与功能修复
余永强 哺乳类动物全脑介观立体定位三维图谱
(以上排名不分先后)



